不刊之论 bù kān zhī lùn
- 不刊之论 [bù kān zhī lùn]
刊:削除,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,有错误就削去。指正确的、不可修改的言论。
这可以说是~,我有同感。 ◎孙犁《万国儒小引》
不刊之论,成语,作宾语,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,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,无懈可击。刊,古代指消除刻错了的字,不刊是说不可消除,修改。
拼音:bù kān zhī lùn 繁体:不刊之論
拼读:波(bo1)悟(wu4),不(bu4)|科(ke1)安(an1),刊(kan1)|知(zhi1)|了(le1)问(wen4),论(lun4)
出处:宋·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·论曹吴体法》第一卷:“况唐室已(以)上;未立曹吴;岂显释寡要之谈;乱爱宾不刊之论。”
释义:刊:削除,改正。古代把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,有错误就削去重写。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。也作“不刊之说”。
「不刊之论」近义词
不易之论 天经地义 不刊之说「不刊之论」反义词
大谬不然 无稽之谈 似是而非 不足为法 不经之谈 不足为训 不作为训「不刊之论」成语接龙:
不刊之论 > 点击查看接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