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即不离 bù jí bù lí
- 不即不离 [bù jí bù lí]
即:接近,靠近;离:疏远,离开。指对人既不接近,也不疏远。多指对人似亲非亲、似疏非疏的关系。
刘本人打着保境安民的旗号,隐隐地以湖北的政治中心自命,对于南北两方都采取着~的态度。 ◎郭沫若《革命春秋·北伐途次》
不即不离,成语,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。即:接近,靠近;离:疏远,离开。指对人既不接近,也不疏远。多指对人似亲非亲、似疏非疏的关系。出自《圆觉经》卷上:“不即不离,无缚无脱”
拼音:bù jí bù lí 繁体:不即不離
拼读:波(bo1)悟(wu4),不(bu4)|鸡(ji1)姨(yi2),即(ji2)|波(bo1)悟(wu4),不(bu4)|了(le1)姨(yi2),离(li2)
出处:宋·黄榦《黄勉斋文集》第四卷:“戒惧谨独;不待勉强;不假思索;只是一念之间;此意便在。”
释义:既不亲近也不疏远。
「不即不离」近义词
若即若离 半推半就「不即不离」反义词
亲密无间 寸步不离 形影不离 避之不及「不即不离」成语接龙:
不即不离 > 点击查看接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