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平则鸣 bù píng zé míng

不平则鸣 [bù píng zé míng]
  1. 鸣:发出声音,指有所抒发或表示。指受到委屈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。

    “~”,看看现时的情况,难怪学生们厉声疾呼——革命、救国。 ◎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二十七章

不平则鸣,成语,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。鸣:发出声音,指有所抒发或表示。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。出自唐·韩愈《送孟东野序》:“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。”

拼音:bù píng zé míng五笔:GGMK 繁体:不平則鳴

拼读:波(bo1)悟(wu4),不(bu4)|坡(po1)迎(ying2),平(ping2)|资(zi1)鹅(e2),则(ze2)|摸(mo1)迎(ying2),鸣(ming2)

出处:唐·韩愈《送孟东野序》:“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。”

释义:平:公平。鸣:发出声音。遇到不平就要发出声音。指受到委屈或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声音。

「不平则鸣」近义词

不平之鸣 鸣冤叫屈 忿忿不平

「不平则鸣」反义词

忍气吞声 心平气和 称心如意

「不平则鸣」成语接龙:

不平则鸣 > 点击查看接龙

「不平则鸣」相关词:

不以为意 不做不休 不瞽不聋 不知不觉 不羁之民 不能自已

「不平则鸣」推荐:

举足轻重 九牛一毛 如愿以偿 振聋发聩 方兴未艾 栩栩如生

分享这个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