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舞之鹤 bù wǔ zhī hè
- 不舞之鹤 [bù wǔ zhī hè]
舞:舞蹈。不舞蹈的鹤。比喻名不副实的人。也用来讥讽人无能。
方宰淄时,松裁弱冠,过蒙器许,而驽钝不才,竟以~为羊公辱。 ◎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折狱》
不舞之鹤(bù wǔ zhī hè):不舞蹈的鹤。比喻名不副实的人。也用来讥讽人无能。出自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。
拼音:bù wǔ zhī hè 繁体:不舞之鶴
拼读:波(bo1)悟(wu4),不(bu4)|五(wu3)|知(zhi1)|喝(he1)饿(e4),鹤(he4)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昔羊叔子有鹤善舞,尝向客称之,客试使驱来,氃氋不肯舞。”
释义:比喻名不副实的无能之人。也用作自谦之词。
「不舞之鹤」近义词
无能之辈「不舞之鹤」反义词
栋梁之材「不舞之鹤」成语接龙:
不舞之鹤 > 点击查看接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