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露声色 bù lù shēng sè
- 不露声色 [bù lù shēng sè]
声:说话的声音;色:脸上的表情。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。
你看它,埋没地下,~,生命的每一秒种都在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苦斗。 ◎曹石《根的情操》
拼音:bù lù shēng sè 繁体:不露聲色
拼读:波(bo1)悟(wu4),不(bu4)|了(le1)悟(wu4),露(lu4)|诗(shi1)鞥(eng1),声(sheng1)|思(si1)饿(e4),色(se4)
出处: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:“女子以甘言啖人;而阴中伤之;不露辞色。”
释义:露:流露。声色:说话的声音和脸上的表情。不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声音和表情上流露出来。也作“不露辞色”。
「不露声色」近义词
不动声色 面不改色 不露神色「不露声色」反义词
失魂落魄 大张旗鼓 喜形于色 勃然变色 本来面目 按捺不住 面如土色 原形毕露 情不自禁 义形于色「不露声色」成语接龙:
不露声色 > 点击查看接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