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来西去 dōng lái xī qù

东来西去 [dōng lái xī qù]
  1. 指行人来来往往。

东来西去 [dōng lái xī qù]
  1. 往来的人川流不息。

    唐.李商隐〈关门柳〉诗:「东来西去人情薄,不为清阴减路尘。」《喻世明言.卷二三.张舜美灯宵得丽女》:「不觉又到众安桥,桥上做卖做买,东来西去的,挨挤不过。」

拼音:dōng lái xī qù 繁体:東來西去

拼读:的(de1)翁(weng1),东(dong1)|了(le1)皑(ai2),来(lai2)|西(xi1)衣(yi1),西(xi1)|七(qi1)玉(yu4),去(qu4)

出处:唐·李商隐《关门柳》诗:“永定河边一行柳,依依长发故年春。东来西去人情薄,不为清阴减路尘。”

释义:谓行人来来往往。

「东来西去」反义词

南来北往

「东来西去」成语接龙:

东来西去 > 点击查看接龙

「东来西去」相关词:

东南之美 东邻西舍 人来客去 养鹰扬去 扬长而去 拂袖而去

「东来西去」推荐:

一本正经 叶公好龙 天马行空 居高临下 微不足道 惨淡经营

分享这个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