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挽狂澜 lì wǎn kuáng lán
- 力挽狂澜 [lì wǎn kuáng lán]
挽:挽回;狂澜:猛烈的大波浪。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。
乾坤苍莽正风尘,~仗要人。 ◎清·丘逢甲《岭云每日楼诗钞·村居书感次崧甫韵二首》
出自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障百川而东之,回狂澜于既倒。”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并且扭转乾坤、反败为胜。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等。
拼音:lì wǎn kuáng lán五笔:LRQI 繁体:力輓狂瀾
拼读:了(le1)异(yi4),力(li4)|乌(wu1)俺(an3),挽(wan3)|科(ke1)乌(wu1)昂(ang2),狂(kuang2)|了(le1)啽(an2),澜(lan2)
出处:清·秋瑾《失题》:“中流砥柱;力挽狂澜;具天才;立大业;拯斯民于衽席;奠国运如磐石;非大英雄无以任之。”
释义:挽:挽回,挽救。狂澜:汹涌的大浪,比喻险恶的局势。比喻尽力挽回或挽救危急的局势。
「力挽狂澜」近义词
力所能及 持危扶颠 扭转乾坤 砥柱中流 中流砥柱 临危受命「力挽狂澜」反义词
力不能支 独木难支 力不从心「力挽狂澜」成语接龙:
力挽狂澜 > 点击查看接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