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不自胜 xǐ bù zì shèng
- 喜不自胜 [xǐ bù zì shèng]
胜:能承受。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。形容非常高兴。
国太只道孙权好意,~。 ◎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五回
喜不自胜,汉语成语。拼音:xǐ bù zì shèng释义:胜:承受。 高兴得自己都觉得受不了。形容喜悦到了极点。
拼音:xǐ bù zì shèng五笔:FGTE 繁体:喜不自勝
拼读:西(xi1)蚁(yi3),喜(xi3)|波(bo1)悟(wu4),不(bu4)|自(zi4)|诗(shi1)鞥(eng4),胜(sheng4)
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四折:“小生去时,承夫人亲自饯行,喜不自胜。”
释义:胜:能够承担或承受。欢喜得不能控制住自己。形容非常高兴。也作“喜不自持”、“喜之不胜”。
「喜不自胜」近义词
喜出望外 大喜过望 冷俊不禁 忍俊不禁 喜形于色 欣喜万分「喜不自胜」反义词
痛哭流涕 悲不欲生 悲不自胜 怒目切齿 怒形于色 痛不欲生 怒发冲冠 闷闷不乐 怒不可遏「喜不自胜」成语接龙:
喜不自胜 > 点击查看接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