围魏救赵 wéi wèi jiù zhào
- 围魏救赵 [wéi wèi jiù zhào]
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,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。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。
倘用~之计,且不来解此处之危,反去取我梁山大寨,如之奈何! ◎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六十四回
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,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。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。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。围魏救赵,三十六计当中对齐,魏一场战争的解释(参见桂陵之战)。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,它的精彩之处在于,以逆向思维的方式,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,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,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,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。出自《史记》 卷六五《孙子吴起列传》。
拼音:wéi wèi jiù zhào 繁体:圍魏捄趙
拼读:乌(wu1)欸(ei2),围(wei2)|乌(wu1)欸(ei4),魏(wei4)|鸡(ji1)又(you4),救(jiu4)|知(zhi1)奥(ao4),赵(zhao4)
出处:《三国演义》三十回:“曹军劫粮;曹操必然亲往;操即自出;寨必空虚;可纵兵先去曹操之寨;操闻之;必速还。此孙膑‘围魏救赵’之计也。”
释义:指袭击敌人后方,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。
「围魏救赵」近义词
声东击西 围城打援 调虎离山「围魏救赵」反义词
围城打援 围点打援「围魏救赵」成语接龙:
围魏救赵 > 点击查看接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