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柙出虎 kāi xiá chū hǔ
- 开柙出虎 [kāi xiá chū hǔ]
柙:关猛兽的木笼。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。后多比喻放纵坏人。
~,孔宣父不责他人;当路斩蛇,孙叔敖盖非利己。 ◎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二
开柙出虎,成语,柙:关猛兽的木笼。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。后多比喻放纵坏人。
拼音:kāi xiá chū hǔ 繁体:開柙齣虎
拼读:科(ke1)哀(ai1),开(kai1)|西(xi1)衣(yi1)嗄(a2),柙(xia2)|吃(chi1)乌(wu1),出(chu1)|喝(he1)五(wu3),虎(hu3)
出处: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孔子曰:‘……虎兕出于柙,龟玉毁于椟中,是谁之过与?’”
释义:柙:古代关猛兽的木笼。打开笼子,放出老虎。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到责任。后比喻放纵坏人。
「开柙出虎」近义词
放虎归山「开柙出虎」成语接龙:
开柙出虎 > 点击查看接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