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孝节义 zhōng xiào jié yì

忠孝节义 [zhōng xiào jié yì]
  1. 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义的道德准则。

忠孝节义,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成语,中华传统美德,四字美德:忠、孝、节、义 。 忠、孝是中国社会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。《孝经》中,子曰:“夫孝者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人之本也”,“夫孝,德之本也”,“孝慈,则忠”。曾子:“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”。柳诒徵《中国文化史》 “第十三章:忠孝之兴”:忠、孝兴于夏,“夏道尚忠,复尚孝”。 词典 【解释】: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。 【出自】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十回:“民知有忠孝节义,不知妄作邪为。”

拼音:zhōng xiào jié yì 繁体:忠孝節義

拼读:知(zhi1)翁(weng1),忠(zhong1)|西(xi1)衣(yi1)奥(ao4),孝(xiao4)|鸡(ji1)爷(ye2),节(jie2)|义(yi4)

出处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十回:“民知有忠孝节义,不知妄作邪为。”

释义: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。

「忠孝节义」近义词

忠孝节烈

「忠孝节义」反义词

背信弃义

「忠孝节义」成语接龙:

忠孝节义 > 点击查看接龙

「忠孝节义」相关词:

孤恩负义 履仁蹈义 忠肝义胆 绨袍之义 负恩背义

「忠孝节义」推荐:

万籁俱寂 不言而喻 九牛一毛 再接再厉 刻舟求剑 塞翁失马

分享这个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