畏葸不前 wèi xǐ bù qián
- 畏葸不前 [wèi xǐ bù qián]
害怕退缩,停止前进的脚步。
在困难面前~,不是我们的作风。
出自宋·魏泰《东轩笔录》“唐介始弹张尧佐,谏官皆上疏,及弹文彦博,则吴奎畏葸不前,当时谓拽动阵前。”解释为畏惧退缩,不敢前进。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; 指停滞不前。
拼音:wèi xǐ bù qián五笔:LAGU 繁体:畏葸不前
拼读:乌(wu1)欸(ei4),畏(wei4)|西(xi1)蚁(yi3),葸(xi3)|波(bo1)悟(wu4),不(bu4)|七(qi1)衣(yi1)啽(an2),前(qian2)
出处:《清史稿·高宗本纪》:“丁卯;以扈从行困畏葸不前;褫丰安公爵、田国思侯爵;阿里衮罢领侍卫内大臣。”
释义:解释为畏惧退缩不敢前进的意思。出自宋·魏泰《东轩笔录》。
「畏葸不前」近义词
望而却步 胆战心惊 知难而退 畏缩不前「畏葸不前」反义词
自告奋勇 马不停蹄 奋不顾身 无所畏惧 一往无前 知难而进 挺身而出 勇往直前「畏葸不前」成语接龙:
畏葸不前 > 点击查看接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