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里春秋 pí lǐ chūn qiū
- 皮里春秋 [pí lǐ chūn qiū]
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。
眼前道路无经纬,皮里春秋空黑黄。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8回
拼音:pí lǐ chūn qiū 繁体:皮裏春秋
拼读:坡(po1)姨(yi2),皮(pi2)|了(le1)蚁(yi3),里(li3)|吃(chi1)温(wen1),春(chun1)|七(qi1)呦(you1),秋(qiu1)
出处:《晋书·褚裒传》:“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:‘季野有皮里阳秋。’言其外无臧否,而内有所褒贬也。”
释义:皮里:指内心。春秋:相传是孔子修订的一部记载鲁国历史的书,书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了隐含的褒贬评论而不直言。形容口头上不作评论,心中却有所褒贬。也作“皮里阳秋”。(因晋简文帝母名“春”,晋人为避讳而改用“阳”字代替“春”字。)
「皮里春秋」近义词
皮里阳秋「皮里春秋」成语接龙:
皮里春秋 > 点击查看接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