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师动众 xíng shī dòng zhòng
- 行师动众 [xíng shī dòng zhòng]
泛指动员众多人力,去做某事。《三国志.卷三.魏书.明帝纪》裴松之注引《魏书》曰:「行师动众,论决大事。」也作「兴师动众」。
- 行师动众 [xíng shī dòng zhòng]
修订本参考资料:泛指动员众多人力,去做某事。
三国志.卷三.魏书.明帝纪.裴松之.注引魏书曰:「行师动众,论决大事。」亦作「兴师动众」。
谓指挥大军作战。
拼音:xíng shī dòng zhòng 繁体:行師動衆
拼读:西(xi1)迎(ying2),行(xing2)|诗(shi1)|的(de1)瓮(weng4),动(dong4)|知(zhi1)瓮(weng4),众(zhong4)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书·明帝纪》“癸丑,葬高平陵”裴松之注引晋·王沈《魏书》:“即位之后,褒礼大臣,料简功能,真伪不得相贸,务绝浮华谮毁之端,行师动众,论决大事,谋臣将相,咸服帝之大略。”
释义:谓指挥大军作战。
「行师动众」近义词
兴师动众 劳师动众 行军动众 兴兵动众「行师动众」反义词
单枪匹马 小打小闹「行师动众」成语接龙:
行师动众 > 点击查看接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