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退两难 jìn tuì liǎng nán
- 进退两难 [jìn tuì liǎng nán]
前进和后退都难。比喻事情无法决定,因而难以行动。
孔明曰:“既主公在涪关~之际,亮不得不去。” ◎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三回
进退两难,汉语成语。释义:前进和后退都难。比喻事情无法决定,因而难以行动,处境困难。
拼音:jìn tuì liǎng nán五笔:FVGC 繁体:進退兩難
拼读:鸡(ji1)印(yin4),进(jin4)|特(te1)卫(wei4),退(tui4)|了(le1)衣(yi1)肮(ang3),两(liang3)|讷(ne1)啽(an2),难(nan2)
出处:元·郑德辉《周公摄政》第一折:“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;进退两难为。”
释义:前进和后退都有困难。形容处境困难。
「进退两难」近义词
进退维谷 进退为难 羝羊触藩 跋前踬后 不上不下 进退维亟 骑虎难下 势成骑虎 左右为难 进退迍邅 跋前疐后 不尴不尬 不上不落 上天无路 进退触篱 进退失据 进退维艰 入地无门 趑前踬后 进退无据「进退两难」反义词
进退自如 应付自如 得心应手 左右逢源 无往不利 毫不犹豫 一帆风顺「进退两难」成语接龙:
进退两难 > 点击查看接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