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春白雪 yáng chūn bái xuě
- 阳春白雪 [yáng chūn bái xuě]
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。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。
长老听了,赞叹不已道:“真是~,浩气冲霄。”◎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六十四回
阳春、白雪: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,难度较大的歌曲。后来泛指高深的、不通俗的文学艺术。出处:战国·楚·宋玉《对楚王问》《阳春白雪》又名《阳春古曲》。琵琶大曲的代表作,其特点是综合应用琵琶文曲、武曲的表现手法和演奏风格。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乐曲;亦指高深典雅、不够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。常跟“下里巴人”对举。语出【汉】刘向《新序》卷二《杂事第二》:“辞客有歌於郢中者,其始曰下里巴人,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。其为阳陵采薇,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;其为阳春白雪,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而已也。”李周翰注:“《阳春》、《白雪》,高曲名也。”后因用以泛指高雅的曲子。毛泽东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》结论二:“现在是‘阳春白雪’和‘下里巴人’统一的问题,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。”
拼音:yáng chūn bái xuě五笔:BDRF 繁体:陽萅白雪
拼读:衣(yi1)昂(ang2),阳(yang2)|吃(chi1)温(wen1),春(chun1)|波(bo1)皑(ai2),白(bai2)|西(xi1)约(yue3),雪(xue3)
出处:战国·楚·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其为《阳春》、《白雪》;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。”
释义:原指古代楚国的一种艺术性较强难度较大的歌曲。后泛指高雅的文学艺术。[反]下里巴人。
「阳春白雪」近义词
曲高和寡 鲲鹏图南 白雪阳春 大雅之堂「阳春白雪」反义词
下里巴人 阳阿薤露 雅俗共赏 巴人下里「阳春白雪」成语接龙:
阳春白雪 > 点击查看接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