愚公移山 yú gōng yí shān
- 愚公移山 [yú gōng yí shān]
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。
在现代化建设中,我们要发扬~的精神。
《愚公移山》是中国古代汉族寓言故事,选自《列子·汤问》,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。《愚公移山》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,坚持不懈,挖山不止,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。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,他决心把山平掉,另一个“聪明”的智叟笑他太傻, 认为不能。愚公说:“我死了有儿子,儿子死了还有孙子,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,又何必担心挖不平呢?”后因感动天帝,所以天帝命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。1945年,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作闭幕词时引用该典故,对其重新诠释,赋予崭新的时代涵义,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坚忍不拔、不懈奋斗精神的写照。
拼音:yú gōng yí shān五笔:JWTM 繁体:愚公移山
拼读:鱼(yu2)|哥(ge1)翁(weng1),公(gong1)|姨(yi2)|诗(shi1)安(an1),山(shan1)
出处:清·黄宗羲《张苍水墓志铭》:“愚公移山;精卫填海;常人藐为说铃;贤圣指为血路也。”
释义: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。
「愚公移山」近义词
锲而不舍 持之以恒 始终不渝 始终如一 坚持不渝 贯彻始终 铁杵磨针 精卫填海 铁杵成针「愚公移山」反义词
虎头蛇尾 有头无尾「愚公移山」成语接龙:
愚公移山 > 点击查看接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