揣骨听声 chuāi gǔ tīng shēng
- 揣骨听声 [chuāi gǔ tīng shēng]
原指旧时相法的一种。不相其面,而摸其骨骼,听其语声,以判贵贱。后用以比喻牵强附会,妄加评判。
因吾书而考见今韵之由来,不至~,自生妄见。 ◎清·纪昀《后序》
- 揣骨听声 [chuāi gǔ tīng shēng]
不懂监赏书画,竟然以手揣摸或根据传闻为评断标准。
宋.沈括《梦溪笔谈.卷一七.书画》:「藏书画者多取空名,偶传为锺、王、顾、陆之笔,见者争售,此所谓『耳鉴』。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,相传以为色不隐指者为佳画。此又在耳鉴之下,谓之『揣骨听声』。」
原指旧时相法的一种。不相其面,而摸其骨骼,听其语声,以判贵贱。后用以比喻牵强附会,妄加评判。
拼音:chuāi gǔ tīng shēng 繁体:揣骨聽聲
拼读:吃(chi1)乌(wu1)哀(ai1),揣(chuai1)|哥(ge1)五(wu3),骨(gu3)|特(te1)鹰(ying1),听(ting1)|诗(shi1)鞥(eng1),声(sheng1)
出处:宋·彭乘《墨客挥犀》卷一:“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,相传以谓色不隐指者为佳画。此又耳鉴之下,谓之揣骨听声。”
释义:原指旧时相法之一种。不相其面,而摸其骨骼,听其语声,以判贵贱。后以喻牵强附会,妄加评判。
「揣骨听声」成语接龙:
揣骨听声 > 点击查看接龙